省、市领导陪同孙家正调研。 记者 丁晓春摄
中国江苏网6月16日讯 “南通,是一座因文化而美丽、富有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未来的城市。 ”
昨天,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率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博物馆文物收藏、保护、开放等工作来通进行专题调研。南通在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把文化建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在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珉,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罗一民,市委书记丁大卫、市长张国华、市政协主席王德忠等陪同下,孙家正一行实地考察了南通博物苑、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审计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和园博园,并考察了濠河生态建设情况。
南通,是调研组全国之行的首座城市;南通博物苑,则是调研组南通之行第一站。 1905年,南通先贤张謇在通创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中国近代公共文化风气之先。在担任国家文化部长期间,孙家正曾多次来通调研、指导工作。2005年,正是在他的关心支持下,文化部在南通成功举办了博物苑百年苑庆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活动,孙家正还出席了洋口港黄海大桥开工典礼。2007年,孙家正再次来通,出席第九届亚艺节相关活动。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博物苑,但孙家正兴致不减,驻足流连,听到尽兴处,还兴致勃勃地为其他人做讲解。他感叹:“张謇是实业家,更是一位事业家。 ”
在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抚今追昔,调研组的名师大家们纷纷挥毫泼墨。“博物馆是我们终身的老师,南通是全国文博事业最先进的地方之一,它的经营理念和成功实践,值得学习借鉴。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王成喜,挥笔写下“怀远”二字。望着窗外紫藤缠绕,中国书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一挥而就“人杰地灵”……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所在。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特别是文博事业,形成了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以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整合文博资源为特征的“环濠河博物馆群”。 在中国审计博物馆,孙家正一边饶有兴趣地听取讲解,一边仔细观看馆内珍贵史料,建议审计博物馆增设现实案例,使展陈更丰富和生动。全国第一家集收藏、研究、展示、生产为一体的蓝印花布艺术馆,珍藏了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制品及图片资料千余件。琳琅满目、富有艺术感的蓝印花布让孙家正颇有感触,他欣然题词相赠:“艺在民间”。“一个地级市拥有这么多的博物馆,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记住过去、展示现在、展望未来,这是南通最独特的文化传承。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陈晓光称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则认为,“南通不仅博物馆数量众多,而且各具特色,凸显了这座城市文化的地域个性、特色和魅力,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
考察期间,孙家正副主席和来通调研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各位领导,在对南通致力于发展文化事业并取得突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对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市委常委、秘书长黄巍东,市政协秘书长朱进陪同调研。